进入2017年,阿里巴巴平台“打假”的步伐便明显加快,小马网淘宝店铺转让网官方指出,继2月7日向杭州网卫科技有限公司发出“封杀令”、2月14日又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将该公司诉诸法院并索赔110万元后,紧接着,阿里平台治理部又高调宣布为遏制“知识产权流氓”,阿里拟将平台投诉方分为优质、普通、劣质和恶意四类,“让宝贵的打假资源用在刀刃上,让‘知识产权流氓’无处碰瓷”。
据阿里方面公开披露的2016年知识产权大数据显示:2016年,阿里巴巴全平台知识产权投诉商品量超过两千万。不过,还有一组数据同样值得关注:其中申诉成立率高达49%,涉及20多万卖家,总成交影响5亿以上。对此,阿里巴巴集团平台治理部资深经理谷俊向记者无奈表示:“也就是说,至少有20多万卖家差点被‘冤枉’,幸亏通过申诉及时挽回了损失。”
数据还显示:1531个投诉方发起的投诉占投诉总量的0.59%,却占据了申诉成立总量的8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据了解,有一些权利人通过伪造身份材料、伪造权利证明或者做出虚假的投诉,利用投诉平台和投诉机制发起投诉,发起投诉的同时他们会在另一端联系商家。在联系到商家后,这些权利人会直接敲诈勒索,说你给多少钱我就撤销投诉。也有威胁的,说你这个价格卖的太便宜了,如果不调高价格就利用投诉系统进行投诉,使其经营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类似这种投诉每天都在发生,而这些权利人的手段却通常见不得光。很多权利人不断注册新账户,利用虚假身份证,身份证的头像都是一样的,但名字是不一样的。有的权利人非常恶劣,把别人官网上注册的图片放在自己的平台官网,有的把别人公开发表过的美术作品和设计拷贝下来跟平台讲这是他发布的,甚至还有一些伪造认证,就连马化腾的签名都被伪造过。据统计,2016年阿里巴巴平台总计发现有恶意投诉行为的权利人账户5862个,近103万商家和超600万条商品链接遭受恶意投诉,造成卖家损失达1.07亿元。
本文来源小马网店:http://mall.ma.cn/news-newsdetail-id-668.html
上一篇:淘宝网童装童鞋行业的市场管理
下一篇:淘宝新规提高化妆品行业标准